长岭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重磅济南12个区县未来5年这么干,发出
TUhjnbcbe - 2023/11/4 21:02:00

2月16日-17日,历下区、市中区、槐荫区、天桥区、历城区、长清区、章丘区、济阳区、莱芜区、钢城区、平阴县、商河县党代会集中开幕,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成绩,绘就未来五年宏伟蓝图。

各县区党代会报告讲了哪些内容?

未来五年,各县区定下了哪些目标?

一起来看看

↓↓↓

历下区

2月16日,中共历下区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召开。杨传军代表中国共产党济南市历下区第十二届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

报告提出,未来五年,历下区将重点要突出“六个建设”、实现“六个一流”:

——建设集约集聚集群的“经济中心”,构建一流产业生态。现代高端产业体系基本形成,金融、总部经济、商贸流通在全省领先地位更加巩固,数字经济、人力资源、文化旅游、医疗康养等产业集群加速崛起,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亿元大关,总量保持全省前两位,人均GDP达到5万美元以上;税收“亿元楼”超过60座,其中“月亿楼”5座以上,总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一,区域引领地位和集聚效应更加凸显。

——建设精致精细精美的“魅力之区”,彰显一流城市形象。中央商务区强势崛起,改造后的明府城投入运营,长岭山片区初具规模,成为展示强省会现代化形象和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标志性区域,对全区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显著增强。城市更新取得突破性进展,空间格局疏朗有致,建筑形态高低错落。城市管理水平达到国内一流标准,精细化、数字化、智慧化水平显著提高,基础设施更加完备,交通出行更加便利,城市功能形象和承载能力迈上新台阶。

——建设创新创优创先的“开放门户”,营造一流发展环境。以自贸试验区为平台,建立起与国际标准相衔接的市场规则制度体系,营商环境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程度不断提高。充分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抢抓建设全国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重大机遇,积极承接金融对外开放创新试点项目。到年,全区进出口总额超过亿元,外资法人机构达到家以上,城区国际化元素显著增加,以更加开放、大气、包容的姿态拥抱世界。

——建设民族民俗民间的“文化名城”,构筑一流文创高地。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黄河文化、泉水文化、红色文化,争创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泉水文化生态保护区。文化与科技、商贸、金融、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打造一批叫得响的历下文创品牌和龙头企业,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突破亿元,产业规模和发展质量跻身全国前列,历史文化名城的深厚底蕴焕发出时代光辉。

——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福地”,提供一流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劳动就业等公共服务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基础教育迈入全国一流行列,率先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全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8%以上,辖区各类公园总数超过个,“山、泉、湖、河、城”自然风貌特色更加凸显,园林绿化水平成为全省标杆,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善治历下”,完善一流治理体系。民主法治建设纵深推进,依法治区理念深入人心;建成“全覆盖、全要素、全能型”网格化治理体系,高频为民服务事项和为企服务事项均可在网格内办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信用体系建设深入推进,逐步覆盖社会生活各领域、各环节,建成全国一流的法治城区、诚信城区、和谐城区。

市中区

2月17日,中国共产党济南市市中区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开幕。市中区委书记刘科代表中共济南市市中区第十二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报告指出,未来五年,市中区将高质量加快新型城市化,提升区域发展能级水平。

市中区全面融入全市城市发展新格局,坚持拓空间、强功能、提品质、增活力、优生态,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促进全域资源合理布局、优化配置,推动城市内涵式发展。

着眼市中未来发展需求,按照“产城一体化”理念,建立“多规合一”体系,促进生产、生活、生态深度融合,推动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以“做优老城、建强新区、振兴乡村”为目标,市中区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明确片区功能定位,统筹做好城市设计、产业发展、综合交通、地下空间、城市色彩等专题研究,促进国土空间利用提质增效,努力使城市更具品质特色。坚持文化传承,保护和发展好商埠文化等地域文化特色,在整体风格、街巷类型、建筑形态等方面形成独特城市风貌和文化品位。

全面加快济南中央商埠区建设,坚持风貌特色延续和区域范围拓展,打造济南历史文化元素与现代文化产业融合的老城复兴新名片。扎实推进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加强小梁庄片区整体策划改造,加快上新街、皖新街等零散棚户区改造。有序启动剩余城中村改造,进一步加快望岳路两侧片区改造提升。

全力全速推进济南中央活力区建设,坚持“人、城、境、业”高度融合,统筹区域内产业发展、工厂搬迁、综合交通、山体修复、城市天际线打造等工作,积极引导资金、项目、人才等资源聚集,打造“创新创业、现代智慧、生态人文、集约高效”的未来城市新样板。积极谋划陡沟片区东部、东北部区域空间释放、产城发展、路网衔接等工作,联动党家、七贤、白马山、王官庄片区共同加快发展,支撑全区南部、西南部整体隆起。紧紧抓住作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的有利契机,积极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沿玉符河流域因地制宜打造一批城乡融合发展典型项目和精品旅游线路,全面开展乡村建设行动,建设一批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推动美丽乡村全域覆盖,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不断创新现代化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手段,完善城市管理长效工作机制,以打造泉城最清洁城区为目标,进一步提升“洁化、序化、绿化、亮化、美化”综合管理水平。统筹海绵城市、地下空间、停车泊位、路网交通、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布局建设,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环境和功能品质。积极推进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搭建“物联、数联、智联”的数字城市基本框架,增强城市治理的灵敏感知、快速分析、迅捷处置能力,建设智慧韧性城市。

槐荫区

2月17日,中国共产党济南市槐荫区第十三次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槐荫区委书记孙常建代表中国共产党济南市槐荫区第十二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孙常建表示,槐荫将全面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迈入“千亿俱乐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力争到年,较“十三五”末翻一番。主导产业能级大幅跃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实体经济、数字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三次产业均衡协调、深度融合,消费不断优化升级。

孙常建表示,槐荫区将深化实施重点片区攻坚行动。遵循人、产、城一体化发展理念,全面构建“两核三区、三纵三横”城市发展新布局。加大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央企总部城“两核”产业导入力度,在全市形成“东强”“西兴”遥相呼应、“CBD”“央企城”两翼齐飞的新格局。全力推动百年商埠历史文化区、智能制造产业区、乡村振兴生态区“三区”一年起势、两年突破、三年崛起。

提升“三纵”辐射力,依托纬十二路大力发展商务商贸、高端消费、现代金融等产业,打造济南西部都市消费带;依托二环西路大力发展商务会展、现代物流、总部经济等产业,打造辐射省会经济圈消费的产业隆起轴;依托玉符河生态带,打造蓝绿交融、功能复合的济西生态绿肺。

打造“三横”发展带,以塑造“黄河旅游”整体品牌形象为引领,打造传承黄河文化、展现生态景观、保障防洪安全的沿黄旅游风情带;依托交通和区位优势,重点发展总部经济、智能科技、新兴金融、商务服务等业态,打造央企总部城中央商务轴;以生态化、景观化、智能化为导向,提升产业发展能级,打造展强省会特色、融泉城风貌、显“西兴”魅力的经十路城市发展景观轴。

建设重点片区需要拆迁先行,加快推动“双核片区”集中征迁,实施“扫尾清零攻坚行动”,为项目落地腾出宝贵空间;推动“中优”城市更新,加快完成市立五院周边片区、老商埠区和其他需要改造的老城区城市更新,加快推进张庄村、刘庄村等城中村改造和医学中心、西客站片区、吴家堡片区村庄整合。建设重点片区需要项目支撑,推动“要素跟着项目走”,完善重大项目落地协调机制,集中实施一批强基础、管长远、蓄后劲、增优势的重大项目,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

天桥区

2月17日,中国共产党济南市天桥区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开幕,天桥区委书记韩伟作题为《担当新使命奋进新征程为全面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而不懈奋斗》的报告,展望谋划未来五年发展蓝图,在新征程中谱写新篇章。

韩伟在报告中表示,今后五年,天桥区将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持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确保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建设开好局、起好步。综合考量全区发展实际,具体奋斗目标已明确:

强区地位全面塑成。在对标对表、服从服务、融合融入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中全面提升发展能级和战略地位,核心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显著增强,成为强省会的战略引领高地、产业支撑高地、动能策源高地、城市隆起高地,由地区中心升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心。

综合实力全面跃升。经济持续较快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经济总量在全省各县(市)区中位次明显前移。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以上、总量突破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9%以上、总量突破8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8%以上,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5%,实际使用外资年均增长20%。

产业质效全面升级。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工业经济占比、“四新经济”占比、现代商贸占比、高新技术产业占比大幅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4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75%。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成为推动新旧动能转换、重塑产业辉煌的龙头,药山都市工业园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全区形成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集群、领航企业和知名品牌,建立起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城市魅力全面彰显。全域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黄河两岸加速隆起,基本建成省会连接“中优”“北起”的城市新地标,基础设施综合承载能力显著增强,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慧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成为宜居城区、绿色城区、韧性城区、智慧城区、人文城区,为人民群众提供高品质的生活空间。

生态环境全面改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持续削减,生态系统稳定性明显增强,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泉水常涌的生态特色充分彰显。

民生福祉全面增进。坚持共同富裕方向,省会一流的现代化教育强区基本建成,康养天桥品牌基本塑成,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覆盖全民、贯穿全龄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率先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

改革开放全面深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更大突破,高标准市场体系基本建成,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市场主体充满活力,各方面创新创造热情得到充分发挥。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开放平台建设取得突破,构建起黄河战略引领下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治理效能全面提升。党的全面领导更加坚强,高效执行体系基本形成,政府运转更加高效便民务实廉洁,党建引领基层网格化治理水平持续提升,全过程人民民主深入推进,全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开放、包容、诚信、图强”的天桥精神成为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持久动力。

历城区

2月17日,中国共产党济南市历城区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开幕。历城区委书记张军代表中国共产党济南市历城区第十四届委员会作题为《立足新阶段贯彻新理念融入新格局为加快建设省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不懈奋斗》的报告。

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是:坚定不移锚定建设“省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总目标,进一步优化空间格局,全力打造“东强主战场、中优增长极、南美新样板、北起协同区”;进一步优化发展路径,深化“四个历城”建设,全力打造“科创承载地、智造隆起带、文化新地标、品质新高地、生态示范区”。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历城将建立目标体系、细化任务要求,聚力实现“七个新提升”。

发展质量实现新提升。综合实力不断攀升,经济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市乃至全省前列,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8%左右。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构建,“四新”经济增加值占比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实体经济支撑力、科技成果转化力显著增强。

城市品质实现新提升。区域布局更加合理,老城区功能形象全面更新,新城区现代化品质成为标识,乡村振兴深入实施,城乡融合发展成效显著,基础设施“七网”行动扎实推进,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进一步增强。

生态环境实现新提升。沿黄生态风貌带基本建成,全域绿化水平不断提高,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趋于常态。生态保护取得显著成效,“气水土”质量持续向好,主要污染物排放有序削减,成为天蓝地绿、水清景美、市民向往的绿色家园。

文化事业实现新提升。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取得显著成效,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宣传阵地不断壮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文旅产业增加值达到50亿元以上,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持续增强。

改革开放实现新提升。体制机制高效顺畅,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区域性综合贸易枢纽建成起势,开放型产业体系加快构建,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大幅增长,成为全市贸易中心的核心承载地。

社会事业实现新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左右。平安历城建设深入推进,法治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更加完善,治理效能不断增强。

党的建设实现新提升。政治理论武装不断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更加有力,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基本建成;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压得更实,反腐败斗争深入推进,担当干事的良好氛围更加浓厚。

长清区

2月17日,中国共产党济南市长清区第五次代表大会隆重开幕,长清区委书记肖辉代表中国共产党济南市长清区第四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报告指出,未来五年,长清区将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蓄势突破、跨越赶超。

立足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新起点,长清区要努力走出一条顺应时代要求、符合长清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打造文化创新引领区。深入挖掘长清丰富的文化资源,借助大学城各高校先进文化的创新优势,发挥黄河文化、扁鹊文化、齐长城文化、孝文化、大峰山红色文化的滋养作用,放大历史名人和新时代下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普通人效应,为长清发展立心铸魂、笃志润德,让文化精髓贯穿长清发展全过程,用璀璨文化之光照亮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路。

打造生态文明样板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以花园宜居城市和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以绿色可持续发展为方向,扎实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文章,积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将长清打造成为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河湖绕城、山水呼应的生态之城,为建设美丽泉城提供“长清样板”。

打造医养康养活力区。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医药资源,科学谋划大健康产业,引进一批带动作用大、质量效益好的康养项目,全面构建以“康”为主体、“医”为支撑、“养”为特色、“健”为纽带、“游”为补充的现代康养产业新格局,加快建设市内首选、全省知名的医养康养活力名城,将医养康养打造成为长清的靓丽名片。

打造中医中药特色区。大力传承齐鲁中医文化,擦亮“扁鹊故里”金字招牌,发挥山东中医药大学带动作用,聚焦中药材种植、中药材加工、中医药融合领域,扩大瓜蒌、丹参、蒲公英等优势品种规模,积极培育中医药养生、旅游、文化体验等多元业态,推动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高端化发展,努力建设全省中医药产业高地。

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发挥文物荟萃、名胜众多和生态良好的优势,按照“全领域、全产业、全要素”原则,引导旅游与文化、康养、农业、生态跨界融合发展,重点做好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四篇文章,加快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不断提高“山水长清、齐鲁仙境”知名度和美誉度,将旅游业打造成为增量发展、带动崛起的主导产业。

打造智能制造先进区。发挥经开片区产业基础优势,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重塑传统制造业,重点围绕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高端工程机械、智能汽车零部件、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材等领域,加快压力容器、装备制造、建筑建工向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做强全省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基地和装配式建筑产业化基地。

打造科教产业融合区。发挥大学城科教人才优势,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不断深化校地融合、校企融合、校校融合,推动大学科技园片区和经开片区、创新谷片区、农高片区融合发展,实现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把更多科研成果就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建设省内重要的创新技术策源地、创新成果转化地、创新人才集聚地。

章丘区

2月17日,中国共产党济南市章丘区第二次代表大会开幕,章丘区委书记马志勇代表中国共产党济南市章丘区第一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到年,章丘地区生产总值力争突破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力争突破亿元;经济发展及质量核心指标稳定在全省县(区)第一方阵,综合实力进入全国百强区50强,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进入全国50强。

打造热度高的科创新城。齐鲁科创大走廊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山东大学龙山校区(创新港)实现突破,大学城校地校企合作更加紧密。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大幅增加,高质量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到年,“四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3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达80%左右,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比达到3.5%以上,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5件,注册商标总量达到1.3万件。

打造产业强的智造高地。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重大突破,企业规模效益、创新能力、智造水平显著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突破性进展,智能智造走廊在全市工业大局中的地位明显提高。四大产业集群形成“百亿航母”“十亿板块”“亿元群体”梯队。到年,规上工业产值突破亿元,数字经济比重达到55%,四大产业产值突破亿元。

打造环境美的生态绿城。城乡融合发展走在前列,基本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共同繁荣。国土空间布局持续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步伐加快,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明显增强,生态环境质量根本改善,沿黄生态走廊初见雏形。完成碳排放达峰,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超过44.7%,森林覆盖率提高至26.7%以上,生态环境从局部修复治理向整体涵养改善转变。

打造品牌靓的文旅名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文化产业实力壮大,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有序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文旅深度融合,明水古城等项目效益凸显,齐鲁古道·文旅走廊魅力四射,形成文旅优势产业集群。到年,年接待旅客突破1万人次,文旅总收入亿元以上。

打造幸福满的康养福地。就业更加充分更有质量,多层次社保体系更加完善,乡村振兴达到更高水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高于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明显提高。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普惠型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

济阳区

2月17日,中国共产党济南市济阳区第一次代表大会开幕。济阳区委书记秦蕾代表中共济南市济阳区第十三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济阳近靠机场,毗邻起步区,具备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天然区位优势。要立足服务起步区、服务机场以及更广区域,推进城市精致提升,构建高端消费场景,增强城市吸引力,全力打造黄河北区域性消费中心。

秦蕾提出,一是统筹推进“老城、滨河、高铁新城、回河”四大功能片区开发。老城片区,坚持拆建并重,布局完善教育、医疗、商业等公共服务配套,深挖文化内涵,重现老城记忆,强化人口导入,确保老城换新颜、彰显烟火气。滨河片区,全面重塑城市形态,加快布局高端楼宇、特色街区、城市广场,建设城市新地标,塑造景观新名片,打造展现济阳现代气息的“第一窗口”。

高铁新城片区,坚持“园区、街区、社区”一体开发,大力发展科技研发、高端制造、金融服务等枢纽偏好型产业,集聚人流、物流、资金流,建设高铁线上的“双创人才会客厅”。回河片区,发挥区位优势,面向起步区,做优产业配套、服务配套、生活配套,深度嵌入起步区城市功能链条,打造融合发展的“桥头堡”。

二是统筹做好“规、拆、建、管、营”五篇文章。“规”,主要是加快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片区规划,优化空间布局,推动城乡各类规划有机衔接,实现城市内涵式发展。拆”,主要是同步做好老城后续改造、违建拆除、安置区建设等重点工作,加快城市有机更新。“建”,主要是精心布局城市路网、公园绿地、生活服务等配套设施,全面补齐水、电、气、暖等配套短板,提升建设质量、标准和档次,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

“管”,主要是高质量推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深化大数据、物联网技术应用,加快省级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建设,全面彰显善治之美、人文之美。“营”,主要是树牢“经营城市”理念,用好市场化手段,推动城市化提速提质,深挖城市资产,做大做强区属国有企业,为城市建设开辟更加广阔的融资渠道。

三是统筹构建“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着眼联通起步区,实施黄河大道北延工程,等高打造“百里穿城长廊”,串联区域发展、促进深度融合;加强规划对接,精准打通一批断头路、瓶颈路,实现两区路网高效连通、无缝衔接。

全力推进有轨电车项目,精心保障济滨高铁建设,积极争取地铁R3线向济阳延伸,加快迈向“轨道交通时代”。协调推进大北环、航天大道、国道、省道等重点道路建设,力争五年新增5条过河通道,让跨河桥隧更密集、对接省城更便捷,全力拉近与其他地区的时空距离,吸引更多的人工作生活在外地,消费居住在济阳。

着眼畅通内部交通网,全力推动省道重塑性改造,提升建设标准,加强沿线治理,打造济阳版“深南大道”;同步提升济孙、王江、罗梁、唐回、新耿等一批“横亘东西、贯通南北”的城乡道路,拉开路网框架,实现30分钟全域通达。

莱芜区

2月17日,中国共产党济南市莱芜区第一次代表大会开幕。焦卫星同志向大会作报告。

焦卫星说,未来五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

建设实力强劲的现代化新莱芜。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经济总量在全市的比重逐年提升。到年,实现“一个突破、两个翻番”,即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规上工业营业收入实现翻番,分别达到亿元、亿元,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建设创新引领的现代化新莱芜。协同高效的创新体系不断完善,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加快形成。到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突破家,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3.45%,莱芜成为聚合各类创新资源的“强磁场”。

建设生态宜居的现代化新莱芜。到年,城镇化率达到70%以上,“双碳”工作达到国家要求,空气质量优良率提高到65%以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保持%,森林覆盖率稳步提升,城市建设有机更新,功能更加完善,管理更加高效,环境更加优美。

建设人民幸福的现代化新莱芜。乡村振兴率先发展,共同富裕取得明显进展,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和救助帮扶体系更加健全完善,教育、医疗、文化、养老、育幼等基本公共服务更加优质均衡。到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突破5.5万元和3万元,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得到更好满足,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

建设治理高效的现代化新莱芜。基本建成以党建为引领的社会治理体系,法治莱芜、平安莱芜、智慧莱芜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经济社会各方面,政治生态更加优化,民主法治更加健全,基层基础更加稳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明显提升。

加快建设“五个现代化新莱芜”,是打造“省会城市副中心”的具体体现,是巩固区划调整成果的必然要求,更是百万人民的迫切期待,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接续奋斗,未来的莱芜,将是一座高端产业集聚、经济兴旺发达的实力之城,一座与省会主城空间呼应、功能互补的创新之城,一座交通网络发达、贯通齐鲁大地的枢纽之城,一座青山绿水环绕、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之城,一座社会稳定祥和、人民安居乐业的和谐之城!

钢城区

2月17日,中国共产党济南市钢城区第一次代表大会开幕,郅颂向大会作报告,题目为《凝心聚力开新局崇尚实干抓落实为全方位推动钢城高质量发展而努力奋斗》。

郅颂在报告中指出,城市是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是幸福美好生活的重要承载地。钢城区要聚焦城市短板弱项,本着“先急后缓、民生优先”的原则,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完善功能配套,提升城市承载力、吸引力和人口集聚能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鲁中会客厅”。

在提升城市品质方面,钢城区实施规划引领行动,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推进主城区“中优、东拓、西改、南控、北融”,促进老城更新和高铁新区、南部新城“一体两翼”联动发展。实施高铁新区建设行动,强化经营城市理念,高标准完成城市设计,高效率推进片区开发。实施旧城更新行动,推进以南城子坡、北城子坡、宋家庄为重点的城市片区更新,完成10个城中村、35个老旧小区改造。实施市政设施提升行动,完成文体中心、科创中心建设,推进道路、公园等全域环境打造,加快补齐配套设施短板,打造“15分钟生活圈”。

在交通体系建设上,钢城区“外达”和“内畅”两方面齐发展。“外达”上,加强与中心城区、周边区县的互联互通,完成济莱高铁钢城站、综合客运枢纽、至莱芜区快速路工程,配合做好济莱高铁向临沂延伸,推进国省道改造提升和至新泰市、沂源县通道建设。“内畅”上,推动北外环等道路绿化改造提升,完成8条市政道路新建改造,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织密城乡公交线路,实现“一年小变样、两年大变样、三年全变样”,让群众出行更加便捷高效。

在推进全域精细化管理上,钢城区持续深化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卫生城市、“无废城市”创建。开展市容市貌、拆违拆临、城市交通、环境卫生、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完善社区治理机制,推进物业服务全覆盖,提升物业服务质量,更好满足居民需求。

平阴县

2月17日,中国共产党济南市平阴县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开幕,平阴县委书记王秀成代表中国共产党平阴县第十四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实现“六个跨越”、建设现代平阴,是37万平阴人民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在融入省会上实现跨越,开放平阴焕发新气象。在观念、标准、产业、交通、公共服务等方面更加紧密地融入省会,把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导入平阴,成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科研成果转化地、产业协作配套地、绿色产品供应地、休闲度假目的地。企业对外投资不断扩大,经济外向度明显提升,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10%以上,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5%以上。

在工业强县上实现跨越,实力平阴迈上新台阶。现代产业体系更加完善,五大主导产业支撑作用更加明显,新材料、新装备、生命科技、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以上。到年,力争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40亿元。

在特色产业上实现跨越,康养平阴取得新突破。玫瑰、阿胶政策推动体系更加健全,品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更加完善。产加销研一体化发展格局加快形成,特色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特色产品吸引人气、拉动消费作用不断增强,文旅康养融合更加紧密,玫瑰产品博览会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世界阿胶之源”“中国玫瑰之都”“齐鲁泉水之乡”的名片更加响亮。

在城市发展上实现跨越,精致平阴达到新水平。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扎实推进,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5%以上。东部产业新城面貌一新,成为产城融合示范样板。经营城市能力明显增强,城市实现精明增长。生态系统治理水平不断提高,各项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绿色低碳发展效益明显提升。

在乡村振兴上实现跨越,魅力平阴展现新风貌。城乡融合发展体系基本形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村镇规划持续完善,村庄布局不断优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乡风文明达到新高度,乡村发展活力充分激发,成为全省乡村振兴的样板。

在民生改善上实现跨越,幸福平阴交出新答卷。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公共服务更加优质均衡,“衣食住行康养育”水平明显提升。就业更加积极充分,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共同富裕基础更加坚实。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商河县

2月17日,中国共产党商河县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开幕,商河县委书记袁长奎代表中国共产党商河县第十三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报告中提出,今后五年,商河明确再造一个新商河、打造现代化新城市组团、建成现代化强县“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据了解,商河“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为,明确再造一个“新商河”目标。

第二步,为到年打造现代化新城市组团,城市化进程跟上省市步伐,建成与中心城区互联互通的快速交通体系,全身心、全方位、全要素融入主城区、起步区发展大局,实现由远郊县到近郊区的跨越;开通中欧班列等向西大通道,与省会和京津冀形成互补性、链式产业格局,地区生产总值迈过千亿元关口。

第三步是到年基本建成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县,全省“双碳高地”基本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实现,在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差异化考评中进入前30名,在全省群众满意度调查评价中进入前30名,县域集聚力、承载力、辐射力全面增强,群众幸福指数显著提升。

来源:鲁网

1
查看完整版本: 重磅济南12个区县未来5年这么干,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