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岭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冰雪丝路大辽从契丹道来悠游吉林 [复制链接]

1#
白灵片价格 http://m.39.net/news/a_9320019.html

享国超两百年的“渤海国”曾在吉林的历史上写下了绚烂的一笔。在“渤海国”时期兴盛一时的“冰雪丝路”更未随着渤海国的灭亡而消逝,反而在辽金年间,有了新的发展……

“渤海国”的交通,可以用四通八达来形容,不但有通往中原的“朝贡道”,通往南方朝鲜半岛的“新罗道”乃至渡海前往东瀛的“日本道”,还有一条向西通往草原地带的“契丹道”。

“契丹道”的全称叫作“扶余—契丹道”。从渤海国的政治中心上京龙泉府(今黑龙江省宁安市)出发,逆牡丹江南下,然后再逆牡丹江上游支流珠尔多河拐向西北,过张广才岭,经今吉林市附近、扶余府到达渤海国边境。出渤海国后,再继续西南行,经今长岭县、内蒙古通辽市、开鲁、阿鲁科尔沁旗等地,最终抵达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一带。这里的西、西北与东北方是契丹人的狩猎区,而东部与东南则属于牧业以及兼容农业的农牧区;南部是与中原往来的商业贸易、交通、朝贡、使聘以及文化交往的特殊区域;过潢水后则又进入老哈河流域的发达农业区。这里的农耕居民,主要是汉人、渤海人,而在“水草便畜牧”之地,则分布着许多的契丹族部落。公元年,契丹族领袖耶律阿保机决定在此建立皇都“西楼”,用来“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治汉人”。经过近二十年的建造、修葺,到了公元年,如同其他自诩受命于天的封建王朝一样,辽太宗下诏改国号曰“大辽”,改皇都为“上京”,府曰“临潢”,是为“上京临潢府”。

有趣的是,契丹人既不像后世的金、清一样,女真(满洲)人建立汉式国号后便一以贯之;也不像蒙古人那样,建立“大元”之后仍然沿用“蒙古”国号(元朝的蒙古文名称实即“称为大元的大蒙古国”),而是在两种做法间摇摆不定。辽圣宗时再度复号“契丹”,至年,辽道宗时又复改国号为“大辽”。结果使得辽(契丹)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反复更改国号的朝代。有辽一代年(—年),称“大契丹”与称“大辽”的时间约各占其半。由于《辽史》属于二十四史中的正史,因此习惯上把这个契丹族建立的政权从开始到灭亡统称辽朝,但实际上它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称谓。

尽管渤海人与契丹人有一定的经济往来,但渤海国还是在“契丹道”上的重镇——扶余府(约在今吉林省农安县)驻兵,以御契丹。只不过,到了公元十世纪初期,正在上升时期的契丹,其军事力量远远超过渤海的想象。年末,耶律阿保机亲率契丹大军东进,包围扶余府,僵持三天之后扶余府就被契丹的大军攻破。眼看扶余府失守,整个渤海国陷入了一片慌乱之中,渤海末王大諲撰在通过商议之后,决定让老相率兵抵抗,老相率领三万兵马出征,目标是收复扶余府,老相率兵在半路和契丹军先锋阿古只部相遇,当时阿古只仅率领了骑兵,在双方遭遇战中,渤海的兵马被击溃,契丹军乘胜追击,短短数日就攻陷了渤海上京城。盛极一时的“海东盛国”在经历了年之后灭亡。契丹出兵到攻破渤海上京城,前后经历的时间还不到一个月。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耶律阿保机麾下的铁骑,正是沿着“契丹道”而行,渤海国修筑的交通线,反而方便了契丹人的进军。

契丹既灭渤海(一度将其地置为附庸“东丹”国),“得地五千里”,进而收服女真,统一东北地区,将北方各族置于一个王朝的统治之下。“契丹”的赫赫威名,随之声名远播,直到今天,俄语和其他一些东欧、中亚国家的语言,将“中国”称为“Китай”,转写成拉丁字母的话就是Kitay,仍然是对“契丹”的音译。

本文来源:《国家人文历史》郭晔旻/文

原标题:《从“契丹道”到“鹰路”辽金时期的“冰雪丝路”》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