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医学与丝路文化交流学术论坛暨《中医药文化》工作坊议程主办单位:敦煌研究院上海中医药大学承办单位:敦煌研究院人文研究部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编辑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敦煌中外关系史料的整理与研究”(编号19ZDA)课题组时间:年10月15-19日地点:敦煌莫高窟敦煌研究院10月15—16日10月15日(周五)全天报到(原则上不安排接站,特殊情况除外。火车站、飞机场距离我们下榻的宾馆只有12—13公里,出租车甚为方便,车费30元左右。关照不周之处,请大家多谅解)。地点:敦煌市金叶宾馆12:00,午餐(金叶宾馆餐厅)18:30,晚餐(金叶宾馆餐厅)10月16日(周六)上午7:00-8:00,金叶宾馆早餐8:00,由敦煌市乘车至莫高窟8:30,九层楼拍照,全体代表开幕式:9:00—9:30会议地点:敦煌研究院大报告厅主持人:杨富学(敦煌研究院人文研究部部长、研究员)议程:1.介绍与会来宾2.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研究员致开幕词3.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杨永清教授致欢迎词主旨报告上午9:30—10:50主持人:杨永清(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副校长)、李国(敦煌研究院研究员)发言者(每人发言15分钟):1.张如青(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导):法藏敦煌写本P.新校释2.王续琨(大连理工大学教授):析论文化语境中的丝绸之路研究场域3.刘英华(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医院特聘专家):浅谈阿育吠陀经典翻译——以《妙闻集》中Hastam译法为例4.李应存(甘肃中医药大学教授):敦煌泻肝清毒调气血法在疑难重症中的临床应用5.自由讨论(10分钟)茶歇10:40-11:00主旨报告11:00—12:30主持人:王兴伊(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嘉木扬·凯朝(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主任/研究员)发言者(每人发言20分钟):1.沈澍农(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导):敦煌佚方考(线上)2.陈明(北京大学教授、博导):试论于阗语医书中“诃罗诃罗毒”的文化源流(线上)3.于赓哲(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导):公共卫生史研究的思考——近代史对古代史的照拂4.杨富学(敦煌研究院人文研究部研究员、博导):鲍威尔写本印度阿喻吠陀医学理论研究5.自由讨论(10分钟)10月16日下午学术报告第一组第一场,13:30—15:30,敦煌研究院大报告厅主持人:李应存(甘肃中医药大学教授)、冯玉荣(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发言者(每人发言15分钟):1.田永衍(河西学院教授):敦煌医药文献总体特点探析2.王早娟(西北大学副教授):丝绸之路上香料药物流通的历史意义3.任怡君(上海中医药大学助理研究员):中尾万三对敦煌《食疗本草》残卷的研究4.王进玉(敦煌研究院研究员):唐《新修本草》之前密陀僧在医药中的应用5.陈宁(武汉大学博士生):古书所见“心腹疾”及相关问题考——以西北出土汉简为中心6.任曜新(兰州大学副教授):新疆库车出土鲍威尔写本中的印度阿喻吠陀养生保健7.根敦阿斯尔(敦煌研究院馆员):敦煌端午药俗初探8.自由讨论(15分钟)茶歇15:30-15:50第二场,15:50—17:50,敦煌研究院小报告厅主持人:于赓哲(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导)、王国巍(西华大学教授)发言者(每人发言15分钟):1.赵小明(凯里学院副教授):黑水城出土《推定儿女法》研究2.季文达(甘肃中医药大学博士生):“诸病通用药”的临床应用探索3.张田芳(敦煌研究院副研究馆员):蜀葵的医药功能与石窟壁画关系探微4.杨晓轶(甘肃中医药大学讲师):敦煌医学在《中医药文化学》教学中的融入与探索5.张岚(广西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瑶医养生防病的“中道”思想探析6.章原(上海中医药大学科技人文研究院副研究员):异域飘香——从《诸蕃志》看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医药文化7.石舒尹(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基于数据挖掘的《鲍威尔写本》治咳嗽方药分析8.自由讨论(15分钟)第二组第一场,13:30—15:30,敦煌研究院小报告厅主持人:王乐庆(西安博物院研究员)、苏海洋(天水师范学院教授)发言者(每人发言15分钟):1.马捷(北京中医药大学副主任/副教授):碑铭济众:新见“经幢式医方碑”与《备急单验药方》关系初考2.傅锟(上海中医药大学讲师):读《武威汉代医简》“治东海白水侯所奏方”札记3.贾海涛(暨南大学历史系教授):甘地与印度传统医学4.高竒(沈阳博物馆):内蒙古巴林左旗隆昌辽墓出土人?的古病理学初步研究5.杨一丹(天津中医药大学讲师):文化交融视角下敦煌文化的生命哲学构建6.刘芳超(德国班贝格大学博士):许宝德《番汉药名》文献研究7.王清华(西南政法大学博士生):医药互联与文化交融:藏医与汉医的文化互鉴8.自由讨论(15分钟)茶歇15:30-15:50第二场,15:50—17:50,敦煌研究院小报告厅主持人:赵洪娟(青岛科技大学特聘教授)、胡蓉(甘肃政法大学副教授)发言者(每人发言15分钟):1.王乐庆(西安博物院研究员):几件唐代文物造型与图像的外来因素再探讨2.王万平(大理大学副教授):肃南大长岭墓的多元性特征及其所反映的文化融通3.杨彦鹏(河池学院讲师):梧州市博物馆藏牛车俑所见丝路民族迁徙问题考述4.谢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馆员、图书馆王小东元史学术思想研究室主任):中亚氏族公社早期城堡的起源及特点——以花剌子模地区詹巴斯-卡拉No.4为例5.杨信良(四川大学博士生):跨域物质文化交流视野下宋代龙眼认知的推进6.梅雪(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利涉与李利涉关系考证——兼论利涉之师玄奘7.米小强(敦煌研究院馆员):阿富汗黄金之丘墓族属考辩8.自由讨论(15分钟)10月17—19日10月17日(周一)上午,调研7:00-8:00,敦煌金叶宾馆早餐8:00,由敦煌市出发至莫高窟,考察莫高窟、敦煌莫高窟文物陈列中心12:30-13:30,午餐(敦煌研究院职工餐厅)主旨报告大报告厅下午13:30—15:20主持人:王续琨(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刘英华(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医院特聘专家)发言者(每人发言20分钟):1.冯玉荣(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清代敦煌药王庙研究2.黄震云(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山海经》谈治疗疾病和疫情防治3.赵洪娟(青岛科技大学特聘教授):从泼寒胡到跳於菟:祆教习俗文化土族留存考4.袁开惠(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教授):西北汉代医简字词考辨三例5.杨玲(兰州大学文学院教授):《老子》《黄帝内经》“十有三”考论6.自由讨论(10分钟)茶歇15:20-15:40主旨报告15:40—17:50主持人:黄震云(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袁开惠(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教授)发言者(每人发言20分钟):1.王兴伊(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导):日本出土的“西州续命汤”木简医方传承考辨2.谭启龙(青海新丝路回医药研究院院长):伊本?西那(阿维森纳)及其《医典》研究进展3.嘉木扬·凯朝(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主任/研究员):稀见藏文《略摄薄迦梵药师经精髓仪轨如意宝》初探4.苏海洋(天水师范学院教授):《伤寒论》与疫病流行季节和地域关系的研究5.王国巍(西华大学教授):敦煌写本《新修本草》残卷研究6.李海英(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编辑部主任/副编审):《中医药文化》的学术旨趣7.自由讨论(10分钟)17:50会议闭幕18:40,晚餐(敦煌金叶宾馆餐厅)10月18日(周一)全天8:00,由敦煌金叶宾馆乘车出发,考察瓜州锁阳城、榆林窟(或悬泉置遗址)。当天下午如果由瓜州车站离会,则需购买18日晚18点以后的火车,如果当天下午由敦煌出发,需要乘坐18日晚20点以后的火车与航班。12:30-14:00,午餐(榆林窟)18:30,晚餐(敦煌金叶宾馆餐厅)10月19日,离会编按:本讯息转引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