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观察按:很快就阳历新年了,很抱歉没什么准备,毕竟在我的观念里,还是把旧历春节才当作新年,其他算不得数的。
但看到外面纷纷攘攘的新年献词/致辞,似乎又觉得该有一点表示。却又无以为献,于是有了这篇东西。权且在辞旧迎新之际,为大概不用多久就要揭幕的广州新一轮地铁规划,为广州东部的街坊吆喝几声吧。
01
网传讨论稿真假
这几天,地铁族论坛一条有关广州地铁新线规划的帖子,让不少人惊魂未定。有不少粉丝来问我们怎么看?
能怎么看呢?只能说悠着点,看看就好。
这只是万胜广场和创展中心两个单位的商议研究版本。后面还有很多环节要走,还远没到府前路,更别提郭嘉发改委了。
再说了,既是商议稿,就还有很大的讨论(博弈)空间。就跟三修一样,从讨论稿到最终发改委批复,不到最后一刻,还真不知道羊角和市府会给出什么“惊喜”。
另外,我们从相关内部人士了解到,四期规划都还没定。相关人士还称,此前广州东部呼声很高的地铁23号线,优先级很高,很有希望比原计划要提前开建。
当然了,假设网传内容为真,虽然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毕竟万胜广场和创展中心,多少还是具有一定话语权的。
先来看看网传内容,上下滑动查看:
广州总体目标:
至年,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km,基本实现“”时空目标和“”绿色出行目标。其中“”指实现主城区至副中心、外围城区30分钟互达,实现广州及邻近城市中心60分钟互达。“”:中心城区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达到60%,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达到80%。
一、加快推进城市轨道线网建设
(1)推进高快速城市轨道线路建设,加强与周边城市之间的高速联系,以及主城区至副中心、外围城区之间的快速联络。全力建成地铁地铁18号线(万顷沙-广州东站)、地铁22号线(番禺广场-白鹅谭)两条高快速轨道;加快新增地铁22号线北延段段(芳村-白云机场北)、地铁18号线北延段(广州东站-天贵路)、地铁18号线南延段(万顷沙-广珠澳大桥人工岛)、地铁28号线(芳村-新塘)、地铁24号线(广州北站-纪念堂)等5条地铁建设进度。
(2)推进普速地铁线路建设,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加密轨道交通线网、提高轨道交通覆盖,满足市民美化出行需求。全力建成地铁地铁3号线东延段、地铁5号线东延段、地铁7号线二期、地铁7号线西延段、地铁10号线、地铁11号线、地铁12号线、地铁13号线二期、地铁14号线二期等9条续建城市普线;加快新增城市普线8号线北延段(窖心至江府)、地铁8号线东延段等2条线路建设进度。
二、积极推进广州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
积极开展工作,推进地铁16号线(新塘-荔城北)、地铁25号线(东湖-黄埔客运港)、L26(沙地湾-太和)、地铁22南延段(番禺广场-长安)等4条策划高快速轨道规划建设;推进地铁15号线一期(南沙客运港-蕉门-横沥)、地铁6号线东延段(香雪-刘村)、地铁9号线西延段(飞鹅岭-森林公园)、地铁12号线支线(大学城-展贸城)等4条策划普速轨道规划,争取在十四五期间全面开工;加快构建快慢结合、多层次的城市轨道网络。
三、推进外围片区有轨建设。
继续推进黄埔有轨电车1号线、2号线、4号+5号线(云峰路-镇龙西/永和新丰)三条线路加快建设。逐步开展花都、番禺、南沙、增城、黄埔等区域有轨相关线路的前期研究,适时启动建设。
有轨策划项目(6项):花都区X6+X9(花都湖-天贵路/绿地空港)、白云区X11(医院-太和)、番禺区N1+N2+N4(沙地湾/大夫山公园北门-亚运城)、南沙区F4+F5(横沥-市南街-丰泽东路)、黄埔区D3+D4(科学广场-香雪/云峰路)、增城区D11(云埔一路-新塘)。
02
各区蛋糕分配
以上三个内容,大家更关心的是四期规划。网传这8条线路入围第四期:
6号线东延段(香雪-刘村)
9号线西延段(飞鹅岭-森林公园)
12号线支线(大学城-展贸城)
15号线一期(南沙客运港-蕉门-横沥,又称南沙环线)
16号线(新塘-荔城北)
22号线南延(番禺广场-长安)
25号线(东湖-黄埔客运港)
26号线(沙湾-太和)(又称广州大道线,与3号线平行)
这8份“蛋糕”,在广州各区中,分配如下:
6号线东延:黄埔
25号线:越秀、天河、黄埔
16号线:增城
22号线南延:番禺、南沙
15号线一期:南沙
12号线支线:番禺
26号线:番禺、海珠、越秀、天河、白云
9号线西延:花都、白云
综合来看,黄埔2条(6东+25),天河2条(25+26),越秀2条(25+26),海珠1条(26),番禺3条(12+22南+26),白云2条(9西+26),花都1条(9西),增城1条(16),南沙2条(15+22南)。
按这个网传版本,广州11区中,就只有从化、荔湾两区,没分到蛋糕。而实际上,22号线起于荔湾白鹅潭。所以,严格说起来,荔湾也还是能喝到一点汤的。这样一来,就只剩下广州东北远郊的从化,凉凉了。
再看分得“蛋糕”的9个区,除海珠、花都、增城各1条,黄埔、天河、越秀、白云、南沙各2条,番禺最多,3条。
除从化,基本每个区都雨露均沾了。另外,市区线、郊区线都是4条,似乎也比较平衡。
03
游戏规则是怎样的?
如何评价上面这个“分蛋糕”游戏?是不是合理,得从广州市乃至于从大湾区一体化建设的战略层面来考量。
台面上的话,不外乎几点:
1、广州作为省会城市,要发挥老大哥的作用,要积极左拥右抱,和周边兄弟城市搞好关系,抱团取暖。这就需要强化轨道交通的高快速联系,构建湾区城市1小时交通圈。基于这点考量,一些线路延长,且提升为高速地铁。
2、拉伸城市骨架,强化主城区至副中心,以及外围城区的快速联系,疏解市中心交通和人口压力。
3、强化城市内部各个重要产业功能区与主城区的通达性。
若直白点说,其中一个重要的考量指标是,哪里更好卖地,为土地财政创收。
应当说,每一轮新线开建,应该是平衡各区利益,多方妥协,最终能够体现全局战略价值的结果。换言之,需要在兼顾城市发展、财政税收、出行便利的基础上,寻找公共利益的最大公约数。
要不然,不仅财政吃不消,线路配比不平衡,也会出现搬运椅子线与天天爆炸的巨大反差。
04
各玩各的,无轻重缓急?
但从网传入围四期的8条线,给我的一个总体感觉就是:
不少线路没有轻重缓急,在各区“分果果”时,看起来为分而分,甚至于各玩各的,缺少线网的通达性,线网布局的统筹性不高。
看看网传版本中入围四期的线路的“意图”:
南北走向的26号线,可看作是3号线的复线,解救“地狱线”3号线的交通压力,的确很急迫,没问题。
网传地铁26号线线路图(拉大查看)
而沿江布设的25号线,与地铁5号线、13号线并行,也相当于后两者的“复线”。
目前,5号线客流的确很大,但主要是受制于13号线二期尚未开通,客流集中塞在鱼珠。13号线二期开通后,5号线的压力将得到缓解。
如果25号线入围四期,相当于三线紧贴着并行,间距仅1公里,密度实在太高了点,是不是很急迫,需要打个问号。
相比26号线解救3号线,25号线之于5号线、13号线,只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
再看16号线,全线在增城,吃了个独食。可以理解为增城强化荔城中心与边陲之地、却又很能赚钱的新塘的联系。这种联系,我觉得更多是区域战略层面的,而不是通勤。毕竟,荔城中心的人通过新塘进市区,远远没有21号线方便省时。
而从战略层面来看,处于湾区东岸线的新塘,作为广州东部目前在建的市一级交通枢纽,近市区,又紧挨黄埔这条大腿,一条16号线紧紧把新塘攥在手里,实在是高!
被称之为“南沙环线”的15号线一期(南沙客运港-蕉门-横沥),也好理解,就是强化南沙中心区与明珠湾、南沙湾两大网红板块之间的联系。
至于6号线东延段,可能东延3个站、大约4公里:香雪、植树公园(开源立交)、穗港科技园、刘村(云埔三路附近),显得小家子气。
按规划,6号线东延是进新塘枢纽的。刘村至新塘,不过七八公里,为何止步于刘村?
网传六号线东延段线路示意图仅供参考
似乎可以这样理解:剩下的线路主要在增城边边角角的居住区,又无地可卖,钱袋子本就紧张的增城,现在哪有兴趣砸钱修这一段。再说,6号线东延至新塘,基本是方便科学城片区居民进新塘,这不是为黄埔作嫁衣裳嘛?
而6号线东延3个站,这半截子其实也很鸡肋——
虽然解决了中海誉城片住宅、穗港科技园区以及规划中的云埔中心片的地铁空白,但在6号线未拆解(20号线)前,只会让目前仅有4节车厢、早晚高峰已爆掉的6号线雪上加霜。
这种情况下,比较合理的状态是,六号线东延段与南北向的23号线换乘,疏解东西向六号线进入市中心区的客流。
6号线拆解后的20号线,起于广州塔
至于23号线的换乘点,可以是原规划版本中的开源立交,也可以是近期科学城规划中调整后的香雪站。
而在网传四期讨论稿中,此前呼声很高的23号线意外消失。那么,六号线东延两三个站,可以说没什么意义。
05
锦上添花VS雪中送炭
其实,即便在目前广州地铁申报里程公里的限制下,照网传讨论稿来看,也并非没有调整优化的空间。
单就黄埔区来说,在我看来,相比东西向的25号线,南北走向的23号线,能级更高,覆盖区域更广,也更为迫切。
网传地铁23号线规划图
前面说了,相较于已开通/在建的两条复线(5+13),“沿江线”25号线一期(东湖-黄埔客运港)又急着入围四期,只是锦上添花。
需要看到,25号线一期终点站为西区,目前已有五号线东延段在建。西区目前的人口规模以及发展态势,短期内(5-8年)一条地铁已经足够。
再说,相比22号线向南北两端延伸,北联清远,南牵莞深,特别是22号线南延线,有着强烈的战略需求。隔岸不仅极大的热情,最关键是条件已经成熟。
网友爆料的25号线站点图
而25号线终点的东江口,无论条件,还是两市战略层面,也远不及南沙湾珠江口两岸的能级、热度高。至少,在隔岸,东莞地铁1号线西延,还处于画饼状态。
实际上,隔壁虽然有抱省城大哥的兴趣,但在行动上,还是把更多精力放在了西南部的松山湖和滨海新区,而不是西北部的东江口。
所以,在下一轮规划周期内(-),25号线一期终点,可以预见仍只是一条“断头线”,形成不了网。因此,没必要把有限的资源、紧张的新线名额,浪费在25号线。
06
23号线的战略价值
还要看到,另外两条南北纵向轴线(22号线、26号线),主要穿越广州西部和中部,而发展火热的广州东部,特别是广州市委全会最新提出来的“科技创新轴”,还缺乏轨道交通联系。
广州东部科技创新轴
尤其要看到,广州东部珠江两岸——也就是由大学城、琶洲、长洲岛、金融城、临港经济区(鱼珠片)所围合而成的国家级经济功能区“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无论城市主干道、高快速道路,还是轨道交通,都很缺,珠江两岸联系不紧密。
从规划上来看,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加上与之紧邻的天河智慧城和广州科学城,恰恰处于广州科技创新轴的中部,也是这条所谓“广州第三轴”的核心与精华部分。
目前这一片,除了在建中的地铁7号线二期,其他新规划的多条过江隧道,还处于前期画饼阶段。因此,确有必要加快广州科技创新轴中部地区的轨道交通建设。
而在广州新线中,地铁23号线正处于这条轴带上,完美地串联起了珠江东两岸的琶洲、金融城、鱼珠CBD、智慧城、科学城等多个高能级的重大产业平台。
不仅如此,23号线向北、向东,还连接起云埔工业区、永和开发区、增城开发区三个工业重镇,填补了轨道交通空白。无论经济贡献,还是人口规模,在广州的规划新线中,都表现优秀。
即便拿摆不上台面的卖地创收来说,23号线沿线,比如琶洲东、牛奶厂板块、永和、永宁都还有规模土地嗷嗷待拍。
另外,在科学城最新规划中,23号线或由火村改经香雪,北上进入长岭居元贝科研园区,也是一大片尚未开发的处女地。
而从资源分配的角度来看,23号线横跨珠江,串联起海珠、天河、黄埔、增城四个行政区,也能最大化平衡广州东部各区利益,做大“蛋糕”。
很明显,按网传四期讨论稿,如果取消25号线,改为23号线,其余不变,那么海珠、天河、黄埔、增城四个区,均分到2条地铁。其中,海珠和增城,由原来的1条,增加至2条。
而天河和黄埔,调整后,显然更为优化。比如,流淌奶与蜜、拍出广州新地王的天河牛奶厂以及巨无霸珠吉旧改,因23号线而激活;
而黄埔呢,六号线东延和23号线齐头并进,分流6号线压力。如果23号线调整经香雪和元贝科研园,民生、经济两相兼顾,更是妙棋:
一方面,填补长岭居地铁空白,激活片区土地价值;另一方面,极大提升了香雪总部经济区的势能,科学城最新规划中提出的打造香雪商业中心,条件更为成熟。
最新科学城规划中涉及23号线多个版本的线位调整
可见,23号线所经之处,填补空白,消灭盲点,满盘皆活,皆大欢喜,实在没有理由不入围四期!
往期相关文章
?科学城5条地铁线调整,23号线几个版本该信谁?
?科学城扩容规划公布实施,地铁线网优化,五年这样变化!
在看点这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