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常宁大街号西安培华学院东大门的门牌号
被长安区民政局正式确定为“常宁大街号”
这个数字有着吉利的寓意
更巧妙地契合了“女性”教育的身份
培华是一所见证城市的变迁
传承教育的薪火
走过九十载风雨春秋的历史名校
如今又有了一个新的标签--常宁大街号
从现在起常宁大街号就代表一所走向百年的高校
从现在起这成为培华的一种符号载入整个城市发展的历史之中
从现在起常宁大街号
成为培华人的一种烙印永远刻在万千学子的心中因为它见证了无数学子的青春
上世纪初,受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影响,
为了使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
“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
以吴云芳女士为首的
陕西女子职业教育促进会筹备成立了
“西安第一女子平民职业学校”
这便是培华的前身
从此便携带教育报国的基因
走过了九十个年头
在这样一段历史中也有独特的门牌号被铭记
西安梁府街2号
培华在古城西安的第一处校址
位于西安市梁府街,即现在的青年路那时候培华的名字叫
"西安第一女子平民职业学校"
在这里
培华从无到有
成为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一颗闪亮明珠
西安市后宰门
年培华更名为“陕西私立培华女子初级染织科职业学校”。著名和平老人邵力子先生及夫人傅学文女士、著名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的夫人谢葆真女士以及宋美龄女士等社会名流带头为“培华”捐资建设新校。地址位于西安市后宰门。由陕西省建设厅厅长、我国著名水利专家李仪祉先生设计的后宰门5号新校址落成并投入使用。全校迁入。在这里,众多爱国人士和社会名流掀起捐资兴学的热潮,成为救亡图存的新力量。
年,学校更名为西安私立培华财经学校
年,学校更名为西安市第一财经学校
年,学校更名为西安市财经学校
历史在变校名在变但是“后宰门”成为永远的印记
长春市开运街
年7月,按国家计委、教育部指示,姜维之校长率教职工将学校迁往东北,始建国家统计局“长春统计学校”,校址位于长春市开运街。
西安市大学南路
年,培华更名为“西安培华女子大学”学校位于西安市大学南路
“培华女大”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
由我国著名教育家姜维之先生
在恢复原培华女职的基础上
成立民办公助性质的“西安培华女子大学”
列入普通高等学校专科教育序列
年5月,经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书记处第一书记的习仲勋同志提议
聘请原全国政协常委
傅学文女士担任培华第一任名誉董事长
白沙路南段2号
年7月25日
学校迁入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白沙路南段2号
在这里,培华有了历史的飞跃
国家教育部批准学校升格为本科学校
更名为“西安培华学院”
成为我国西部地区十二省区首所民办本科院校
长安区培华南路
年9月4日
学校长安校区建成并投入使用
从此培华有了个新地址
西安市长安区培华南路
北傍潏水,南望秦岭
是建在地铁口上的大学
在这里
新时代的培华人正在用智慧和双手
奋斗属于自己的幸福
坚守教育初心,搭乘大数据和云技术的便利之车
探索教育的新变革和新内涵
用工匠精神精雕细琢,服务民族未来
九十年里
培华始终以教育者的角色
参与见证了西安这座城市的变迁与发展
在国民革命的大洪流中
在抗日战争的奋勇反击中
在新中国的经济建设中
在改革开放的教育变迁中
在新时代的厚积薄发中
这所即将走过近一个世纪的高等学府
虽然在历史脉络中仅是短暂的一个时间点
但却与城市的命运捆绑在一起
共见兴衰、阔步向前
那么多有志之士心怀教育报国的夙愿
用热心、用爱心、用真情
将教育的伟业一棒接一棒的传承
以教育的视角审视城市故事
年10月21日
这所即将走向百年辉煌的民办大学
将在常宁大街号举行盛大典礼
以此追忆与中国职业教育
与城市故事有关的培华记忆
西安城、西安事、教育的故事
培华人、培华事、奋斗的故事
如今的大西安,追赶超越
努力实现换道超车
完成这场奥林匹克“走跑跳飞”的完美转型
如今的新培华
满怀信心斗志昂扬赴时代之约
你好,新西安
你好,新培华
文字:吕一编辑:培小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