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半年,长岭县人民法院紧紧围绕上级法院和院党组的决策部署,对照执行质效指标,突出实效,强化规范,立足本职,开拓创新,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上半年,受理执行案件件,执结件,执结率为96.14%,实际执行到位金额1亿5千万余元。
创新工作方法
高效执行求突破
不断总结提炼行之有效的新办法、新机制,积极稳妥推进执行工作改革创新。
一是全面实现执行案件分段集约管理和繁简分流工作新模式。建立以执行法官为主导,法官助理、书记员的团队化执行模式,将执行团队具体划分为执行指挥中心、强执组、快执组、处置组,逐步形成执行局长决策、执行指挥中心流转、执行小组冲锋在前的“系统性作战”体系。按照执行案件的繁简程度将案件具体落实到各个办案团队,再根据时间节点进行分段执行,各团队间互相协调配合,有效提高了执行工作效率。
二是设立执行法官接待日制度。将每周一设置为执行法官的固定接待时间,集中接待来访当事人,方便当事人查询案件进展情况、提供执行线索,同时,执行法官能够集中精力办案,提高办案效率。
践行服务宗旨
司法为民显成效
坚持以服务为导向,深化服务理念,采取有力举措,为社会民生保驾护航。
一是优先执行涉民生案。对拖欠农民工劳动报酬、工伤赔偿、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及追索抚养费、赡养费、抚恤金等涉民生案件,优先查询、优先执行、优先分配。上半年,受理该类弱势群体执行案件共件,结案率99.04%。
二是依法提供司法救助。对被执行人确无履行能力,申请执行人无经济来源、生活又极度困难的执行案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及时给予救助,帮助其渡过难关。5月7日,在执行一起涉民生案件时,执行法官了解到被执行人确实没有足够的履行能力,且申请执行人生活困难,急需用钱,遂我院为其申请了司法救助,并为行动不便的申请执行人主动“送款上门”。
三是开展专项执行行动。4月19日,以“十百千万”为民实践活动为契机,开展为期一个半月的“集中打击老赖”专项行动。通过凌晨突击、夜间猎赖、假日执行等多种方式,集中解决一批追索劳动报酬、赡养费、抚养费、人身损害赔偿等涉民生案件,强力压缩老赖的生存空间,及时兑现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
加强信息化建设
智慧执行提质效
开拓进取,攻坚克难,以改革为动力,以执行信息化建设的良好成效促进执行工作规范化,以规范化带动执行质效不断提升。
一是执行实时指挥。发挥执行指挥中心“司令部”作用,执行干警通过随身佩戴的4G终端或4G单兵终端等标准装备,可与执行系统实时联通,实现了执行工作的资源整合、实时调度、集中研判、快速决策、及时处置和动态监督。
二是强化网络查控。充分运用“总对总”“点对点”网络查控系统,拓展“法院+N”执行联动机制,“足不出户”将被执行人主要财产形式“一网打尽”。5月11日,执行法官通过网络查控系统发现被执行人银行账户有足额存款,当即冻结其账户,被执行人被迫现身,并仅用一天时间还清所有欠款,一起恢复执行案件快速执结。
三是推进司法拍卖。借助淘宝网司法拍卖平台开展司法拍卖,大力提升资产处置效率,有效促进执行标的物“变现难”问题解决。上半年,在淘宝网司法拍卖次,拍卖标的物71件,成交额.91万元。
强化队伍建设
从严要求转作风
强化执行队伍建设,着力打造专业化、职业化、高素养的执行队伍。
一是优化力量配置。依托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作风建设年”和“加强管理年”活动,组织干警进行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着力提升执行干警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通过调整工作岗位、增聘辅助人员等方式,调整优化执行局队伍,构建科学团队运行框架。
二是强化作风建设。坚持执行局局长与干警交心谈心常态化机制,对有倾向性、苗头性问题的干警,及时提醒或诫勉谈话。坚持例会醒脑提神,执行局定期召开廉政教育专题会议和执行例会,通过典型案例教育、党纪党规学习等形式,对执行日常工作做到常点评、对执行规范性操作做到常提醒,警示执行干警在工作及生活中规范自身行为,廉洁执法。
营造良好环境
多措并举强震慑
充分运用现有法律手段,不断探索执行措施多元化举措,着力营造良好执行环境。
一是加强舆论引导。新闻宣传部门利用政务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