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治白癜风治的好 http://pf.39.net/bdfyy/bdfzd/沉寂的大山深处,他与源源不断的医疗废物零距离接触,牢牢筑起疫情防控的最后一道安全防线,守护着我们美丽的家园。他叫段涛。
段涛在工作中
向“疫”而行
3月17日一大早,记者从万州城区出发,前往20千米外的长岭镇乔家村,当汽车爬上半山腰,几幢白色的建筑在眼前露出——这里就是万州建环集团的医疗废物处置场,这里承担着万州、城口、巫山、巫溪、奉节等共计家城区医疗机构、家乡镇卫生院医疗废物处置工作。
走进这个公众视线之外的“看不见”的防疫“战场”,医疗废物处置场负责人段涛和他的战友们的战“疫”故事一点点清晰起来。
1月21日上午,段涛接到紧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命令,来不及陪家人吃饭,他抓起衣服就往外跑。妻子追到门外嘱咐他:“开车慢点。”他对妻子说:“疫情紧急,一分钟都耽误不得,我要去将轮休的工人全部召集起来。”
当天,6名休假的工人全部上岗。“病毒哪个不怕?但这个工作总得要有人来做,疫情面前,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蹈锋饮血’的战士,我们一起并肩战斗。”面对未知的新冠肺炎疫情,有部分工人出现心理紧张的情况,段涛一边鼓舞士气,一边带领大家检查设备,从储存、处置、消毒灭菌到个人防护进行全过程的防控级别处理。
守卫防线
“几乎24小时穿着防护服,穿行在厂区车间,督察医疗废物处置、消毒防疫,一眨眼居然将近两个月了。”面对采访,段涛笑着说,自己虽然不是医护人员,却每天与高污染性医疗废物朝夕相处、零距离接触。
疫情期间,新冠肺炎疫情医疗废物采用专人、专袋、专箱、专车及高温蒸汽处理工艺单独处置,灭菌时间在原来45分钟的基础上调增至90分钟。因棉絮、防护服、餐盒等涉疫废物多数韧性强、体积大、重量轻,导致处置难度大,处置能力下降。为确保“日产日清”,段涛带头开启了“全天候”工作模式,工人不增员、不轮休,确保满负荷运行。
储存处置、设备保障、工人安全、专项记录……每一个点位、每一个环节,都容不得丝毫马虎,段涛寸步不离守在现场,高达℃的灭菌温度让车间如火炉般炙烤,冬天光着膀子也汗流浃背,密不透风的防护服穿在身上就如同在蒸笼里一般,不到一个小时身上就全部湿透,汗如雨下,为了补充水分,每次穿防护服前,段涛至少要喝1公斤白开水。
自疫情发生以来,段涛和他的战友们全部取消休假,无一人缺席,共处理医疗废物吨,其中新冠肺炎疫情医疗废物65吨,确保了新冠肺炎疫情医疗废物“日产日清”,守卫着阻击疫情的最后一道防线。
(作者:黄玉保)
(作者单位:三峡都市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