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哪家最好 https://m.39.net/pf/a_4789140.html武汉封城的第24天,许多车轮停转了,徐龙的车轮却转得更快了。
这天清晨,城市上空飘起了鹅毛大雪。站在武汉邮政上海路投递点的院子里,快递员徐龙戴好口罩,把一次性雨衣套在工作服外面,准备开始一天的派送工作。
车厢里装了大大小小80多个包裹,医院、医院医院所需的医用物资,就在里面。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口罩、防护服、核酸检测试剂盒等医疗物资不断告急。为了保障物资供应,央企各行业员工加班加点,拓宽这条生命通道。
封城后的快递小哥
徐龙每天要在这座城市来回穿行10个小时。
他所在的投递点位于江岸区,是武汉邮政在市区内较大的网点。出门多米,就是医院。这个网点的配送范围内,有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后,武汉医疗物资紧缺。很快,包裹从全国各地寄来。有医院和联系人电话,有的箱子医院。
“(投递)量一下子变大了。”每天早上七点多,载着快件的大货车停到投递点,徐龙和同事开始分拣。如果快递是医疗物资,医院还是个人,邮局都要求必须当天送达。
有时一天下来,投递点能收到六七百件快递,徐龙最多时一天送过多件。医院,医生们都早早等在门口。
穿着连体的防护服,骑车、搬东西着实不便。有时,搬货送货没几趟,防护服里就出了汗,口罩里也生出潮气。但徐龙知道,早送去一分钟,医护人员就能早一分钟得到防护,这其中也包括自己的妻子。
徐龙的妻子在医院门诊当护士,医院,一个每天在外面跑,二人思量了一下,不能把风险带回家,“家里还有老人和3岁半的孩子”。
和家人吃完年夜饭后,徐龙和妻子决定从家里搬出来住。现在,医院安排的酒店,徐龙则住进父母的老房子里。
每天晚上下班回来,徐龙首先要做一番消毒,然后拿出冰箱里的速冻食品下锅,匆匆吃过后,躺在床上和家人视频聊天。有时,拿着手机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送快递是个辛苦活。武汉人“过早”,总少不了一碗浇着芝麻酱的热干面。除了这个,徐龙每天还要多吃几个包子。
眼下,送快递更是一个有风险的活儿。
经过病患多的院区,徐龙也会有点担心,但每次穿上工作服,他就觉得:要对得起这身衣服。
这几周的工作格外辛苦,暖人的瞬间也格外多。一次,隔着小区的大门,取快递的女孩想送给他一箱牛奶,“我没要,但她还是弯腰说了句谢谢”。
熟悉的城市街道上,路不堵了,人和车都能数得过来,这让徐龙有些不习惯。
徐龙觉得这个城市虽然被病毒困住了,但大家都在尽自己的职责。徐龙早上5点半就起床,6点多开车去单位。他要赶在同事上班前,给院子里的电动车、机动车消毒,“我过去早一点,他们就可以多睡一会儿”。
为医护人员生产“铠甲”
距离武汉多公里的湖南省岳阳市,中国石化长岭炼化工厂里的机器在不停地运转。生产线的尾端,一颗颗米粒般大小的聚丙烯颗粒物入袋。
聚丙烯是口罩中必不可少的过滤材料。在无纺布制品生产基地湖北省仙桃市,许多生产商就是长岭炼化的客户。
春节前,长岭炼化工作人员接到湖南某无纺布厂家的电话,对方需要吨粉状聚丙烯,要求大年初五交货。
平日,长岭炼化粉状聚丙烯的日产能是80吨,按原有产力,到时肯定生产不出来。工厂迅速制定转产方案,把所有的生产线都用来生产粉状聚丙烯。厂里近40位员工分成4个班组,24小时生产。
90后技术员刘敏明接到转产指令时正逢大年三十,他匆忙吃了几口年夜饭就赶回车间。出门前,儿子给他塞了两块巧克力。整个春节,刘敏明天天到厂区现场指挥班组生产,确保能最大负荷平稳生产。
疫情暴发以来,该厂累计生产用于口罩生产的聚丙烯吨,日产多吨。
为了让前线医护人员早点穿上“盔甲”,新兴际华集团下属多家服装厂也全部转产,合力保障医用防护服的供给。
大年初五,际华职业装有限公司的研究院样衣室主任陶丽霞在家中接到了单位的紧急设计医用防护服,供给一线。
“我心里已经有预感了。”陶丽霞在看到武汉封城的新闻后,就已经做好了复工的准备。
17年前,“非典”期间,医院生产分体的医用防护服,陶丽霞就是参与者之一。这一次则要生产连体医用防护服,但大家并没有这类经验。
研究院的同事们迅速学习了国家医用防护服的相关标准,在此基础上,决定用最少的缝合数连接布片,保证连体防护服的密闭性和安全性,“从头到脚只用11块布”。
医用防护服的面料轻薄,几个缝合处要用热风机把胶条粘牢,阻挡水和细菌。但胶条要粘好不易,既考验技术也考验设备。研究院过去很少用到热风机,只有两个师傅会用,陶丽霞决定立刻找年轻人来学,快速熟悉这道工序。
1月31日,版式设计完毕,研究院需要加紧赶出套防护服进行检测,三分之二的员工都复工了。
研究院里的一对夫妻把一岁的孩子放到老家,赶回来加班。研究院平日晚上六七点下班,现在大家总要忙到晚上10点,为了赶出样品,有一天忙到后半夜,“工作量的确比非典时期大”。
2月2日夜里两点,首批套防护服制作完成,该公司连夜派人开车送到北京相关机构做产品质量检测。
为了赶工,有的员工早上接好一壶水,一上午只能喝两口。到了中午,其他部门的员工帮忙泡好桶装方便面,赶工的员工这才能停一会儿,吃上几口面再继续回到生产线上,“我们早一分钟生产出来,他们就早一点远离病毒”。
复工以来,加班加点、喝水少是常态。新兴际华在山西运城的制衣生产车间里,上夜班的员工晚上吃点热馒头夹白水蛋就继续干活。
还有半年,党群部的主管贾红英就要退休了,但是看到疫情如此严重,他觉得“没办法四平八稳地坐在那里”,申请回车间一线帮忙协调。
工厂分成了4个生产车间,贾红英发现,几天下来,每个车间主任的嗓子都哑了,眼睛也熬出了红血丝。有时候员工到了下班时间也不走,为了让大家休息好,车间主任只能撵大家走。
疫情发生以来,际华公司成为医用防护服重点骨干生产保障企业,承担了第一批10万套的紧急生产任务;际华公司获得运城市医用防护服、防护帽、口罩等医用防控物资生产临时授权;际华公司协调兰州军区生产库存材料,承担地方6万套防护服紧急生产任务。
生命线上的另一条通道
疫情暴发以来,对确诊起到关键作用的核酸检测试剂盒,曾一度紧缺。许多医药企业开始投入研发,其中也有央企员工的身影。
在上海,国药中国生物所属医学诊断板块企业上海捷诺早早开始研发。经过设计、优化和试验,上海捷诺成功研制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分子检测试剂盒,并迅速送至中国疾控中心验证。
1月26日,上海捷诺取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第一批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医疗器械注册证。经过紧急扩产,诊断试剂盒的产能已扩大到每天盒,截至2月10日,已生产万人份。
作为网络运营商,中国联通在保障核酸检测的另一条通道。
2月3日,武汉联通东湖高新营服中心资深客户经理刘杨成收到通知: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网络专线需要扩容兆。
华大基因每天承担万人级通量的核酸检测任务,并传输相关的检测报告数据。原有的数据通道不堪重负,需要及时扩容。
网络扩容必须要更换设备,涉及部门多、流程多。但因为武汉封城,负责网络扩容的员工都还在家。该公司简化流程,成立线上小组,根据客户设备情况,制定了两套相应方案。
赶赴现场施工前的一系列流程和前期准备只用了5个小时。放在平常,这些流程至少要3个工作日才能完成。
联通员工赶赴现场施工时,发现机房位于园区的地下一层。他们连忙找了物业,这才下到地下一层的机房。因互联网专线扩容会影响到客户端的操作,联通公司员工张磊首先和华大基因确认了施工时间,定在傍晚6点钟以后进行割接升级。
晚上6点整,割接正式开始,张磊、沈辉快速更换了设备,实时更新了数据,并现场完成带宽测试。接下来,华大基因顺利地完成了压力测试和光纤连接。
从接到任务到完工,仅用了8个小时,这条看不见的通道就顺利扩容。张磊和同事们知道,在抗击疫情期间,他们早一秒完工,就能早一秒让更多的人得到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