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岭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战天斗地志昂扬新湘评论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公益亲诊 http://www.pfzhiliao.com/yydt/1105.html

难!湖南和平解放之初,满目残垣、山河疮痍。面对百废待兴的局面,如何建设好一个新湖南,是横亘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一道山梁。

穷!年,一间土砖屋,七八个兄弟围在桌前共吃一盆米糠粑粑;一条补丁加补丁的粗布裤子,大姐脱了为的是让二姐穿着能出门,而大姐只能蜷缩在一条单薄的被子里,因担心家里来了生人害羞不敢下床……这,就是湖南和平解放之初那一代人的难忘记忆。

干!实干是解决困难的最有效手段。面对艰难困苦,中国共产党带领湖南人民奋发图强,投身于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在不长的时间里,湖南社会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不仅能领导人民打碎一个旧湖南,也有能力领导人民建设一个新湖南。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创业之歌

“一五”计划时期,湖南以国家项骨干工程中的株洲硬质合金厂、南方动力机械公司、株洲电厂、株洲洗煤厂、湘潭电机厂、桃林铅锌矿、瑶岗仙钨矿等7个重点项目为龙头,以国家项限额以上的大中型工矿项目中的长沙机床厂、株洲冶炼厂等38个重点项目为主体,加上湘潭湘江铁路大桥、株洲铁路枢纽站、南洞庭湖南岸堤垸整修等22个交通、农业、卫生和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气势恢宏地拉开了全省重点建设的序幕。

到年,湖南提前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全省工农业总产值达到49.87亿元,比年增长51.7%。这一年,火车的哐当、机械的轰隆与人们的欢呼合奏出一曲“一五”计划交响乐。人们筚路蓝缕建设的铁路、桥梁、车站、工厂,让湖南现代化步伐向前迈进。

通过重点工程建设,湖南有了自己的第一台拖拉机,建成了国内第一个电力机车厂、亚洲最大的硬质合金厂、世界最大锑品生产基地……在饱经战争创伤的三湘大地,重点工程建设创造的省内、国内、乃至世界第一,已是不胜枚举!从一个个“第一”“最大”的成就中,人们听到了社会主义新湖南铿锵前行的脚步,感受到了一股扑面而来的复兴雄风。

“创业艰难百战多。”如果没有20世纪50年代大批重点工程的建成,就不可能奠定湖南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如果没有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有计划有组织的重点建设,就不可能推动湖南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蓬勃发展,也不可能有湖南在今日中国的重要地位。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建设之曲

天地转,光阴迫。“一五”时期后,湖南逐渐形成了以长沙、株洲、湘潭为中心的工业基地,钢铁、有色、煤炭、化工、机械等工业门类相继建立,工业化顺利起航。一大批工业重点工程建成投产,一些新兴的工业部门,如航天工业、汽车工业、电子工业、有机合成工业等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发展起来。

“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年,湖南工业在以“准备打仗”为指导思想的三线建设进一步发展,成千上万湖湘儿女走进湘西、湘中的山区,建设起一大批军工企业和民用工业企业。作为特定时代的特殊产物,三线建设为湖南积累了丰厚的备战备荒经验和精神财富。

其后,湖南又在“十年建成工业省”的工业化进程中,兴办了一大批“三线”企业和“五小”工业。这一时期,湖南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冶金、食品、煤炭、电力、石油加工、化工、机械、建材、轻纺、医药等行业发展迅速,并形成了规模,湖南的工业体系基本形成。

重点建成投产的工业项目在湖南工业体系中起着骨架和支柱作用。如湘潭钢铁厂、涟源钢铁厂和冷水江铁厂,构建了湖南钢铁工业发展的基础,尤其是湘钢,在年建成了具有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线材轧机车间。株洲选矿专用药剂厂建成后其产品销售量占了全国选矿药剂的一半,并打入国际市场。长岭炼油厂和岳阳化工总厂陆续投产,成为湖南石油化学工业的骨干力量,湘江氮肥厂、资江氮肥厂的建成结束了湖南不能生产尿素的历史……

好风凭借力,顺势当图强。

国防科工尤显担当。国家确定将株洲厂扩建为航空发动机制造厂,并将该项目列为“一五”重点工程之一。年7月,该厂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航空发动机,填补了我国航空工业史上的一项空白。同年10月25日,毛泽东主席亲笔签署了给工厂的嘉勉信。不仅如此,湖南国防科工还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第一艘核潜艇等研制和试验作出了突出贡献。

春江浩荡暂徘徊,又踏层峰望眼开——水利之功

20世纪50年代中前期,湖南主要对洞庭湖进行大治理。为了与天争时,与水抢土,成千上万的民工顶着风雨车水排渍,挑土上堤,有时还跳进齐胸深的水里,组成人堤,挡住风浪对大堤的袭击,工程建设场面蔚为壮观,成为湖南重点工程建设史上浓墨重彩的一页。到年4月15日,洞庭湖整修工程胜利竣工。

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湖南开始重点兴建大型水库。年5月,王家厂水库竣工;同年12月,官庄水库建成。年5月,酒埠江水库竣工;同年9月,水府庙水库、白渔潭电站竣工。年,双牌水库竣工。年5月,黄材水库竣工。其中双牌电站是湖南水利建设史上第一个大工程,是全国第一座双支墩大头坝,装机13.5万千瓦,灌溉农田35万亩。同时,兴建了69处中型水库、多处小型水库、40万口山塘。这些大规模的建设工程是在缺少大型水利施工机械条件下,几乎全靠人工用锄头扁担和竹箕挑土完成的。正如当年的一首民歌所唱的:万把锄头万颗星,万颗星星当明灯,万滴汗珠湿透土,万代幸福扎下根。

湖南从年开始实施农田基本建设大会战,组织开展湖区电力排灌、山丘区水库配套和采用水轮泵等3个大规模的“歼灭战”,共投资万元,集中10万民工和近万名技术人员参加。到年,全省初步形成了以大中型为骨干、小型为基础、大中小和蓄引相结合的山丘区灌溉网。

—年,“十万愚公”以“穿山之志”,肩扛手提建成韶山灌区,硬是让高山低头、河水改道。该灌区是湖南第一个大型引水灌溉工程,装机1.6万千瓦,灌溉湘潭、湘乡、宁乡3(县)市农田万余亩。施工时,短短10个月时间,10万大军劈山70多座,凿通7处共计米长的隧洞,架设了19处计米长的渡槽;建起大型建筑物36处,小型建筑物多处;完成土石方近万立方米,开出了一条可航行一二十吨木船、长公里的渠道;新垦田土多亩,堪称水利建设史上一个罕见的范例。同年修建的欧阳海灌区总库容4.24亿立方米,灌溉农田73万亩,发电装机容量3.6万千瓦,其大坝为湖南首座混凝土双曲拱坝,坝身大孔口泄流居全国第一。20世纪70年代湖南又建成了铁山、六都寨、竹园等中型水库,为水利水电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些水利重点工程,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灌溉出鱼米之乡的富饶。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强基之力

路通百通。新中国成立前,湖南尝尽了路不通的艰苦。

新中国成立后,湖南以湘潭湘江铁路大桥和衡阳湘江公(铁)路大桥两座大桥为起点,拉开了铁路重点工程建设的帷幕,其中年1月建成的湘潭湘江铁路大桥是湖南第一座铁路特大桥。它们的修建加快了湘黔线、京广线与湘桂线的联营速度。

接着,湖南开始京广复线(羊楼司—衡阳段)、湘黔线(株洲—大龙堡)、娄邵线以及醴南(醴陵—南桥)等地方铁路的建设工程。其中京广复线、湘黔线被列入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娄邵线、耒新线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年三线建设开始后,湖南作为毛泽东的家乡,又是三线建设的主通道,因而成为国家投资建设铁路的重点省份。

—年,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武昌至衡阳间的复线建成,湘黔全线修复贯通,韶山线、醴茶线相继竣工。正线铺轨.8公里,年均建路.3公里,是建成铁路最多的时期,使湖南铁路营业里程在全国排位由年的第13位升至第8位。京广、枝柳、浙赣、湘黔、湘桂5条干线二纵三横构成相对完整的“井”字形。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在城市交通方面,年建成的湘潭湘江大桥,成为当时全国第一特大型钢筋混凝土肋拱桥。特别是年,仅一年时光,80万人次肩挑手扛,建成了长沙湘江一桥。它东连五一路,飞跨橘子洲,西接岳麓山,长沙市河东、河西从此联成一体,同频共振谋发展。

能源建设成效显著。湖南将柘溪、东江、凤滩、五强溪、江垭、凌津滩等一颗颗水电明珠镶嵌在湘、资、沅、澧四水流域,让金竹山、岳阳、耒阳、石门、湘潭、株洲、益阳等一座座现代化火电厂耸立在三湘大地。例如,年开建的柘溪水电站,总装机容量为44.75万千瓦,年第一台机组投入运行,成为湖南第一座大型水电站,被誉为湖南电网的“红宝石”。它的建成不仅为湖南电力“解渴”,也阻挡了无数次洪水袭击,润泽了一方厚土。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丰收之庆

湖南有粮,中国不慌。

从历史上湖南稻谷税为“国命”之源,到当代湖南水稻产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湖湘创造了传颂千年的农业辉煌。

湖南是中国第一个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的省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年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南优2号,湖南年推广10.8万亩,以后逐年发展,年达到.1万公顷。后又培育出威优6号,给杂交水稻的发展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年,湖南杂交水稻面积连续7年居全国第一位。自年以后,湖南累计推广面积0.31亿公顷,以每公顷增公斤计算,增产稻谷万吨。

新中国成立后,湖南稻谷生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播种面积自年、总产量自年开始,一直居全国之首。总体来讲,湖南以全国3.5%的耕地,生产了占全国6.5%的粮食,除供应占全国5.3%的本省人口外,每年还外销、出口大量的粮食,全国除台湾以外的各省市区都调入过湖南大米。湖南每年向国内外提供商品粮多达上百亿斤,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乃至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主席曾预言:“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的努力,必将稳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湖南创造了诸多“历史之最”。迈上新征程,让我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前进姿态,为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奋力建设现代化新湖南书写更多不懈奋斗的壮丽华章!

(选自《新湘评论》年第13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