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陂,北枕大别山,南临长江水,拥有武汉市境内最高的山、最大的森林公园、最多样化的动植物种类,林地面积占全市的1/2,被誉为武汉城市花园,是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近年来,黄陂乡村深耕旅游产业的发展,农民生活发生了质的改变!
吃上“旅游饭”,幸福触手可及
12月初,武汉冬日的第一场烟花秀在黄木兰水镇的墨色夜空中绚丽上演。灯海迢迢、光影交织,木兰水镇成了武汉冬游的绝美打卡地。此前不久,木兰水镇成功创建国家级4A景区,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再添一员“文旅大将”。
近五年,黄陂全域旅游突破发展,新建景区11家,A级景区增至17家,成为全国A级景区最多的县市区,木兰乡获评全国第一批乡村旅游重点乡。
景区扎堆,玩法却不一样。木兰天池的“飞仙”、木兰草原的“露营趴”、木兰花乡的“奇妙夜”、锦里沟的“电音节”、汉口镇·戏码头的剧本杀……各景区不断拓展创新的新体验、新玩法,打造出一张张全新的文旅名片,让大美黄陂成为美好旅游、美好生活的代名词。
端上生态碗,吃上“旅游饭”。张家榨村民胡思千说:“以前我们这个地方很偏僻,木兰草原景区开了后,村里把我们这些没有固定收入的人介绍到草原做些基本工作,现在收入稳定,生活有了盼头,日子有了奔头。”“捧”着木兰草原景区这个“金饭碗”,张家榨村民年收入跃升至人均5万余元,有的家庭年收入超过80万元。
据了解,近五年,黄陂累计接待游客1.2亿人次,旅游综合收入亿元,36万农民吃上“旅游饭”。
村湾环境变美,收入“坐享”加倍
9月,黄陂区木兰花乡获市级田园综合体创建资格,这让杜堂村的村民们激动不已,谁能想到昔日的贫困村不仅脱贫变身美丽乡村,还能成为带头发展的致富村。
回乡就业的村民葛台刚将自家老屋入股,改造成一栋民宿,每年能拿到4万元分红。家里流转的山地田地每年能拿到多元的流转费。“我在景区当电工,妻子在景区餐馆帮工,我俩每月工资合计也有七八千,小日子过得很富足。”说起现在的生活他满脸都是笑。
土地流转费、景区打工、闲置房屋增值、入股分红四种收入加一起,杜堂村户均年均增收6.2万元。
黄陂的乡村振兴画卷既有“硬基底”,还有“高颜值”。木兰乡大余湾的古朴民居,长轩岭街东风村的联排别墅,蔡家榨街长岭岗村的现代小区……这样风姿各异的美丽乡村分布在黄陂各街乡,展示着黄陂村落的乡韵美景和幸福生活。
农旅产业深度融合,乡村振兴蹚出新路子。近年来,黄陂区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新增高标准农田32万亩,生态绿色农业种植面积70万亩。黄陂区共有仟吉、宏农农牧等5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农村电商站点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个、星级农家乐个。已建成岱黄高速、木兰大道等公里美丽乡村示范带;已建成市级以上美丽乡村示范村个,姚集杜堂村、王家河胜天村、木兰乡双泉村获评中国最美休闲乡村。
产业兴旺幸福触手可及美丽乡村蝶变汇聚民心未来黄陂的乡村发展一定会更上一个台阶更多的农民能享受到旅游产业带来的红利
来源:长江日报